父母不是完人也有情緒也需要我們同理

父母不是完人也有情緒也需要我們同理
2022 年 5 月 11 日 Siney

時代背景與觀念差異形成世代的隔閡

因為我生在傳統家庭中,對於現今對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兩性關係、親子議題特別關注。很有感整個社會在親子教養上,與過去父母那輩相較起來,已走到重視孩子以及照顧者兩方的情緒感受與內心需求。

身邊許多朋友對教養小孩都十分用心,看著這些平輩朋友們在角色轉變上,由女兒到人妻至人母的過程,確實存在著想像中的苦手之處,也有預期外的挑戰。而反思這樣的人生角色變化,不也發生在自己的父母身上。

如今我能夠同理自己的朋友,在成為父母時的困境與糾結時,我也不該繼續將自己的父母放在不可犯錯的神壇上,因為他們也只是一般人,也會犯錯迷惘也會因壓力而崩潰。

我爸就是權威教育的實行者,我總說那好比軍人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他曾經對愛的教育嗤之以鼻,認為乖小孩就是有耳無嘴聽話就對了,小時候記得他曾說:我就是在父權社會長大的,不要把我當作是你的朋友。

媽媽也算典型的傳統女性,覺得女生不需要有太多意見想法,在我小時候她就非常頭痛我的各種叛逆及自我主見。加上他們也有 重男輕女的觀念,我的青少年時期就處在對抗父母的高壓管教,及摸索自我價值與認同中度過。

 

將焦點由受害心態轉為寬容與愛

過去所謂的自我照顧的觀念尚未普及,父母不懂得認識處理自己的需求和情緒,又如何知道怎麼觀察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和需求,自然也不明白引導孩子辨識情緒的重要性。

在父母當時的年代與教育中,身負各種重任只懂得故作堅強並吞下苦楚,不知道唯有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。

所以當我拆解了父母的時空背景,理解他們並非刻意忽視孩子的感受與情緒,這份理解真實地幫助我不受過去影響,也是我與原生家庭和解很重要的關鍵之一。

我清楚看見父親的鐵漢柔情及責任感,真正同理母親缺少自我照顧的內在失衡,而主動將焦點由埋怨的受害心態轉為寬容與愛

後來我也在某次與我媽的談心中,聽她說到自己年輕時面對婚姻、工作及小孩的壓力和焦慮,沒有適當地排解抒發,所以覺得自己的甲狀腺就是這樣被積累出來的,我當時心裡很心疼與不捨。

一旦將她單純看待為女性的角色,不只拉近我們的距離同理了她的難處,也解套了過去對父母的不諒解。

是我拿掉女兒的身分,不再是索討的受照顧者的角色時,很快就明白當時的媽媽跟我一樣,也跟我身邊為人母的朋友相同,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,在難受辛苦時希望有人體諒她安撫支持她。那些我們曾經的親子糾結和衝突,以及如今的正向相處都是因理解而趨向更有愛的互動。

 

親子之間的身心平衡是緊密連結相互影響

其實作為孩子本身就是索求與接受照顧的角色,然而父母這個照顧者的位置尤其是母親,同樣也有各種外在及情感需求,需要好好正視並予以滿足,因為父母的身心健康緊密地連接著孩子的生命樣貌,體現了身為照顧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是相當重要之事

因此,請認知到父母不是永遠都有能量去滿足孩子每一個需求,他們也有自己的苦楚極限或當下的限制,多數的父母已經在當下做了他們所能盡力做到的最好的狀態了。

希望我的這些分享也能幫助一些人,解開與原生家庭的心結,修復親子關係是可以與父母共同成長一起學習的。

身為父母的你,也請事實尋求外援別獨自負重前行,持續嘗試了解自己的需求,辨別情緒及壓力來源,開始覺察就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。

以下來自《媽媽的情緒練習》一書內容,幫助思考如何為自己減輕負擔:

在哪些事情上,我可以不必耗費這麼多的心力?

我可以具體調整哪些作法?

誰可以幫忙我?

我可以進行哪些事項呢?

目前我最想解決哪個部分的壓力?

為什麼我不相信可以有改變的空間?真的是這樣嗎?

我是否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恰如其分?或是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壓力之中?

願所有父母都擺脫所謂的完美人設,你們已是完美的,照顧自己並非自私,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!

 

選擇豐盛生命調頻方案 3合1的豐盛服務,將帶給你最合適及專屬你的生命翻轉:
60分鐘塔羅占卜諮詢 + 能量調頻手鍊一件 + 調頻心法檔案

進行靈魂藍圖解析 120分鐘入探索活出自我,在靈魂層次認識自己改寫人生劇本

預約個人塔羅占卜 90分鐘為你釐清核心關鍵與細節找到確切行動方向

 

心花旅 – 心靈療癒

Facebook   Instagram

豐盛調頻方案/塔羅占卜/靈魂藍圖解析

開放免費10分鐘諮詢 - 前往了解